在日常生活中,我們經常會看到有人習慣性地掰動手指,發出“咯咯”的聲響。這一行為是否真的如傳言所說會導致關節炎?對健康又有哪些潛在影響呢?讓我們一起來探討這個問題。
手指彈響的原因
掰手指時發出的“咯咯”聲,在醫學上被稱為“彈響”。這種聲音主要由關節腔內的空間變化引起,當關節被拉伸或彎曲時,關節腔內的液體中的微小氣泡迅速移動并破裂,從而產生響聲。通常情況下,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,并不會對關節造成傷害。
然而,值得注意的是,彈響也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。前者無害,而后者則可能暗示著某些健康問題,比如骨性關節炎、腱鞘炎等,需要加以區分和重視。
科學研究揭示真相
為了驗證掰手指與關節炎之間的關系,美國的一位醫生唐納德·昂格爾進行了長達50年的自我實驗。他每天至少掰兩次右手的指關節,但左手幾乎不掰。結果顯示,無論是肉眼觀察還是通過X光片檢查,他的右手都沒有顯示出異常。因此,可以得出結論:掰手指并不會直接導致關節炎。
此外,2011年的一項涉及215名志愿者的研究進一步證實了這一點,表明掰手指與手部骨關節炎之間并無顯著關聯。
頻繁掰手指的潛在風險
2025-04-08 17:08:28
2025-04-08 16:46:28
2025-04-08 17:15:58
2025-04-08 16:36:11
2025-04-08 16:20:17
2025-04-08 15:46:05
2025-04-08 15:57:12
2025-04-08 15:51:43
2025-04-08 14:56:12
2025-04-08 14:44:51
2025-04-08 13:43:45
2025-04-08 14:03:31
2025-04-08 11:56:55
2025-04-08 11:29:37
2025-04-08 11:19:33
2025-04-08 10:55:26
2025-04-08 10:42:53
2025-04-08 10:06:14
2025-04-08 10:10:09
2025-04-08 10:15:21
2025-04-07 13:49:32
2025-04-07 13:55:13
2025-04-07 12:00:12
2025-04-07 12:03:35
2025-04-07 11:26:49